丘鶴儔與《絃歌必讀》

丘鶴儔(1880-1942)

載於丘鶴儔編著之《國樂新聲(1936)》

生於廣東台山,乳名阿英,鄉人稱為靚仔英。廣東音樂演奏家及作曲家,編著了香港首本粵樂教本《絃歌必讀》,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娛樂昇平》,作品《獅子滾球》於1950年被馬思聰改編成鋼琴曲。

年幼時曾隨鄉中南巫、師姑、八音班學習佛教音樂、道教音樂、戲曲音樂。十三歲入八音班為嗩呐演奏員,其後師隨胡德高學習廣東音樂,專習揚琴,亦學二絃、嗩呐、高胡、梵鈴等。

1895年到東南亞謀生,二十多歲定居香港,在電話公司任職,其後經營一家小店,售賣日用品、樂器,兼教授音樂,漸以教授廣東音樂為主業。其間記錄、整理音樂作品,並開始編寫音樂著作,如《絃歌必讀(初刻)》(1916)、《琴學新編(第一集)》(1920)、《絃歌必讀(增刻)》(1921)、《琴學新編(第二集)》(1923)、《琴學精華(初刻)》(1928)、《琴學精華(增刻)》(1932)及《國樂新聲》(1934),部分著作外銷到中國、東南亞、北美洲。1934年赴紐約等地演奏,獲得好評。1942年病逝於香港。

 

《絃歌必讀》原刊本

丘鶴儔著,香港亞洲石印局代印,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32開右翻本一冊。

丘鶴儔第一本著作,為初學粵曲及粵劇音樂者而編寫的專書。此書有三篇序,三十多頁討論粵劇及粵曲音樂理論的文字和圖表,討論主題包括音樂字母、讀字母音韻方法、字底格式、板路握要、讀曲肉字音方法、花指格式、啞口字、曲肉字、二簧、西皮等等。另二百多頁粵曲及工尺譜,有八板頭,二十五首小調,二十首過場譜,各種二簧、西皮、梆子的板面和過板,五首大調,十一首班本曲。另有香港時昌洋服鋪和香港天真石印局印行的版本。

《琴學新編》(第一集)

丘鶴儔著,香港上環時昌洋貨舖發行,香港東華石印局代印,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新月,32開右翻本一冊。

(鄭偉滔提供)

《絃歌必讀》增刻本

丘鶴儔著,香港亞洲石印局代印,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十月,32開右翻本一冊。

(鄭偉滔提供)

《琴學新編》(第二集)

丘鶴儔著,香港上環孖沙街正昌隆號發行,香港環球石印局代印,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新月,32開右翻本一冊。

(鄭偉滔提供)

《琴學精華》增刻本

丘鶴儔編撰,民國十七年(1928年)出版,32開直度右翻本一冊。

(鄭偉滔提供)

《國樂新聲》

丘鶴儔編著,中華民國廿三年(1934年)十一月初版,丘鶴儔發行,文英書局代理,32開直度右翻本一冊。

(鄭偉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