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韻流芳——廣東音樂百年經典音樂會

線上音樂會

Make it stand out

Whatever it is, the way you tell your story online can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廣東音樂」又名「粵樂」,發源於珠江三角洲一帶操粵語地區,為大灣區內傳統音樂文化,也是海內外華人地區以至全球最流行及最具影響力的地方樂種。2006年被列為國務院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入選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廣東音樂」形成於清末,樂曲多由戲曲過場音樂、民歌、民間器樂曲牌演變而來。在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更是發展的高峰期,出現了不少名家名曲,也使上海、廣州、香港成為粵樂發展的重要基地。大量粵樂經典作品至今亦家喻戶曉,為人們所喜愛。

「粵韻流芳——廣東音樂百年經典」音樂會由香港著名指揮家何文川執棒,與多位香港粵樂名家與新生代演奏家攜手獻技,回顧廣東音樂百年經典。特邀粵樂大師余其偉等名家與竹韻小集優秀青年演奏家同台演出,展示廣東音樂藝術代代相傳;節目除廣東音樂不同時期的經典名曲,亦精選了粵港兩地多位名家作品,象徵廣東音樂創作生生不息。節目更邀請了粵港多位專家與學者進行導賞,讓觀眾對百年粵韻加深瞭解。

節目

第一部份「古韻新音」

  • 指揮︰何文川

    樂團︰竹韻小集

    此曲原名《雁落平沙》,又名《泣顏回》,及傳統牌子曲,原本曲調情緒鬱怨,有歌唱辭,黃錦培於一九五七年增加末段,改變演繹,以嗩吶配上撃樂,又復加強節奏,曲調遂變得雄偉熱烈,並易名《得勝令》,因氣勢寬宏,粵劇戲場上常用以襯托將軍回朝、大軍奏凱等場面。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指揮︰何文川

    掌板︰高潤鴻(特邀) 喉管︰陳志偉(特邀) 二弦︰陳啟謙 提琴︰董芷菁 三弦︰余穎嘉 月琴︰陳思彤

    樂團︰竹韻小集

    《絃歌趣韻》由香港作曲家黃學揚根據粵樂大師余其偉創作的二絃獨奏《趣韻》整理及編配而成,領奏樂器為二絃、提琴、三絃、月琴、喉管五件極具代表性的早期粵樂樂器,作品以「硬弓五架頭與樂隊」的嶄新手法和形式來展現早期粵樂的趣味。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第二部份「高胡藝術」

  • 高胡︰陳璧沁(特邀)、陳啟謙、董芷菁、王家樂、黃紫琦、楊健平

    樂團︰竹韻小集

    此曲作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花市乃廣州地區之習俗,除夕前的三天,市民都有遊花市的傳統,買花、賞花,人間一片喜氣洋洋,迎接新春的到來。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高胡︰陳啟謙 椰胡︰董芷菁 揚琴︰郭嘉瑩 秦琴︰陳思彤 笛子︰何兆昌

    作品由麥偉鑄創作於2006年, 以傳統廣東音樂的風格,配合現代創作方式,描寫于香港島柏架山上遠足的一些樂趣,展現綠樹成蔭,小鳥歌唱等情境。樂曲應用五架頭的樂器組合,旋律清新,節奏速度有時自由,有時簡單明快。作曲家在音樂上稍作嘗試,希望能建立一種有香港特色的廣東音樂味道。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高胡︰陳啟謙 椰胡︰董芷菁 揚琴︰郭嘉瑩 秦琴︰陳思彤 簫︰何兆昌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廣東音樂名家嚴老烈運用揚琴以右竹擊重音及加花、加快速度等新技巧,將凄切哀怨的古曲《寡婦訴怨》改編為充滿愉快興奮、活潑流暢、旋法上「環環相扣」、樂句緊凑的《連環扣》。此曲高胡演奏時即興加花神出鬼没的變化,加上速度越奏越快,具有強烈的炫技性,令人目不暇接,故有西方人認為此曲乃中國之「無窮動」!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第三部份「古意盎然」

  • 喉管︰陳志偉(特邀)

    樂團︰竹韻小集

    樂曲取材漢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表現昭君恨朝廷無力的悲怨心情。此曲是一首乙反調式樂曲,曲調婉柔細膩;末段快板似鼓角頻催,一而再,再而三,從此長留關山塞外。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指揮︰何文川

    二胡︰陳啟謙

    樂團︰竹韻小集

    《帝女花》的主題音樂為香港人心目中的佳音,原選自琵琶古曲《塞上曲》中的一段「妝台秋思」表現了王昭君在塞外思漢之情。現編曲運用了這主題,以二胡來表現《帝女花》劇中公主及駙馬的堅貞愛情。

    1989 年為慶祝香港文化中心開幕,著名樂評家黎鍵應香港市政局委託舉辦了一場題為「粵曲六十年」 之音樂會,30 年代至80 年代的粵曲名家大都參加了是次演出。而粵曲《帝女花》的選曲者,「粵曲王」王粵生本以二胡演奏著名音樂家于粦重新編曲的《帝女花》,並由中樂大師湯良德指揮宏光國樂團伴奏,可惜演出前一天王粵生因癌症病發入院,未能參與演出,演出當日結果由湯良德代演二胡,于粦當指揮,演出相當成功,但一代粵樂大師王粵生卻在一週後病逝。湯良德於1992 年為紀念王粵生,根據此曲編成《帝女花主題隨想》,在赴加拿大參加「香港節」中,再次演奏此曲。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第四部份「華人經典」

  • 指揮︰何文川

    高胡︰陳璧沁(特邀)

    樂團︰竹韻小集

    此曲又名《醉太平》,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代表作,他曾于金秋時節暢遊杭州,觸景生情,創作此曲。曲中表現了作者對西湖秀麗景色的感受,曲調既採用了浙江的民間音樂,又有廣東音樂的風格,是中國樂器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之一。此曲亦曾選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 」之一。

    高胡與樂隊版《平湖秋月》由當代粵樂名家李燦祥改編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經過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共同創造,昇華了藝術感染力,大氣灑脫,追求意境,充滿了人文情懷,予人全新的感受。最後再現的慢板,透明飄逸的音色猶如夢境一般,湖山之美,感歎之情,一切有如電影畫面一般閃過。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指揮︰何文川

    琵琶︰黃翎欣

    樂團︰竹韻小集

    此曲又名《龍舟競渡》,大約作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何柳堂的代表作,作者善彈琵琶、後從事創作,對廣東音樂發展有重要影響。 樂曲描寫端陽龍舟競渡的熱烈場面,以激動人心的節奏及旋律,表達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在雄壯有力的引子後,激昂的曲調和節奏貫穿全曲,把健兒們力爭上游的頑強精神,活現在觀眾眼前。原曲在寫作手法上,借鑒外來的作曲技巧,以曲首的曲調作基礎,不斷衍生及發展,大量使用模進和變形等手法,在當時是少有的,故此成為廣東音樂之經典作品,幾十年來,廣受歡迎。原曲起初只用小型絲竹樂隊演奏,後增加嗩吶、鑼鼓等,使樂曲形象更豐富、鮮明,曾選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之一。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第五部份「粵化西樂」

  • 梵鈴︰高潤鴻(特邀) 士拉結他︰趙慶雲(特邀) 昔士︰陳志偉(特邀) 披雅娜︰郭嘉瑩 班祖︰余穎嘉 大提琴︰廖煒淦 低音大提琴︰溫紫柔 西路風︰翟悅敏 啫士鼓︰張朗軒

    粵樂名家丘鶴儔名曲之一,樂曲旋律歡快熱鬧,富跳躍性,描繪人們手舞足蹈、敲鑼打鼓歡慶節日的情景。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梵鈴︰高潤鴻(特邀) 士拉結他︰趙慶雲(特邀) 昔士︰陳志偉(特邀) 披雅娜︰郭嘉瑩 班祖︰余穎嘉大提琴︰廖煒淦 低音大提琴︰溫紫柔 西路風︰翟悅敏 啫士鼓︰張朗軒

    《驚濤》創作於抗戰時期,作者陳文達作此曲激勵國人在驚濤駭浪之惡劣環境下要處變不驚,且要努力排除險阻,勇往向前。樂曲滾轉翻騰,有一股浩然之聲勢。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第六部份「代代相傳」

  • 高胡︰余其偉(特邀) 椰胡︰陳啟謙 揚琴︰郭嘉瑩 秦琴︰陳思彤 笛子︰何兆昌

    樂譜最早見於1921年丘鶴儔所編《增刻絃歌必讀》,其後於1934年刊行,由何柳堂及何與年合著《琵琶樂譜》中亦收入此曲。此曲屬琵琶譜類,以琵琶之撥絃虛擬雨水打在芭蕉葉上之點滴聲,驟零淒冷,透散出一種掩抑深懷之情緒,全曲典雅清澈,予人清新愉悅之感。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高胡︰余其偉(特邀) 椰胡︰董芷菁 揚琴︰郭嘉瑩 秦琴︰陳思彤 簫︰何兆昌

    此曲又名《聲聲恨》,作者不可考,據老藝人憶述為上世紀二十年代首先由棚面上手伍日生率先演奏,是廣東音樂譜子中最早的分段體作品。樂曲旋律幽怨,曲調取材自《粉紅蓮》、《殺雄雞》等民間樂曲。按明代女詩人張紅橋《大江東》詞有「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等句,則指時留短促;後有人將「聲」、「星」同音,附會為《雙星恨》,是為嘆述銀河「商」、「參」(亦為「雙」、「聲」之諧音)二星七夕一相逢之恨怨,同指時留之短促。樂曲主調為「乙反」調,中段轉用「正線」,再轉回「乙反」調,末段以「催板」收結。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第七部份「生生不息」

  • 指揮︰何文川

    樂團︰竹韻小集

    《月滿紫荊》是著名青年作曲家陳思昂於 2018 年為香港竹韻小集成立十五周年而作,是其同年完成的《韻海心沙》姐妹篇。《月滿紫荊》將午夜時分的香港夜景轉化為音樂,描寫這個躍動的城市,永不停歇;《韻海心沙》則是描寫廣州生機勃發,欣欣向榮的情景。兩曲同樣以廣東音樂風格寫成,印證百年粵樂發展,港穗雙城互相輝映。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指揮︰何文川

    樂團︰竹韻小集

    《霧月夜》以最具代表性的粵劇折子戲 《紫釵記》之〈劍合釵圓〉唱詞首三字「霧月夜」為曲名。樂曲以該劇應用的音樂《春江花月夜》部分旋律為基礎,加入帶有時代感的傳統織體橫向發展,希望給觀眾帶來耳熟能詳又能細心品味的流行國樂合奏作品。

    全曲分〈開馬門〉、〈新馬腔〉、〈霧月城〉和〈秋愁〉四段,以具有傳統廣東特色的簫與長筒喉管為領奏樂器,其中喉管主要用於廣東傳統粵樂及潮汕等地的戲曲和喜慶殯葬儀式當中,有別於大型中樂團常用的北方管子,是音樂廳中鮮有所見的樂器。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 指揮︰何文川

    樂團︰竹韻小集

    《彩雲追月》是1935年任光於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節目部主任時發表的民族管弦樂曲,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後來被廣東音樂吸納,逐漸粵化。此版本由「粵樂新一代繼承者」余樂夫於2018年重新整理,注入了搖滾與流行風格元素。在演奏上,彰顯著濃鬱的傳統嶺南音樂神韻;在編曲中,優美與動感相呼應,使音樂滿溢著緊貼時尚的現代生活氣息。

Video Block
Double-click here to add a video by URL or embed code. Learn more

製作及演奏︰竹韻小集
聯合主辦︰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