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

 
 
天下雜誌第712期封面.jpg

天下雜誌雙週刊 第712期

絲「竹」之音,高情遠「韻」

出刊日期︰2020年12月2日

絲「竹」之音,高情遠「韻」 著名作曲家陳能濟曾形容「竹韻小集」開拓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表演平台;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也曾形容他們改變一般人對傳統音樂演奏家的想像。成立於二OO三年,「竹韻小集」是由香港青年音樂家組成的專業中小型中樂演奏團,由名指揮家何文川擔任藝術指導,創辦人陳照延任行政總監,以「本土精英,文化傳承;植根嶺南,融會中西」為特色,除研究及學習傳統廣東音樂,亦致力探索及開拓現代中樂室內樂的疆界,展現中國音樂「小而美、簡而精」的獨特魅力。 如果說廣東音樂是香港極地道的傳統…

絲「竹」之音,高情遠「韻」

 

著名作曲家陳能濟曾形容「竹韻小集」開拓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表演平台;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也曾形容他們改變一般人對傳統音樂演奏家的想像。成立於二OO三年,「竹韻小集」是由香港青年音樂家組成的專業中小型中樂演奏團,由名指揮家何文川擔任藝術指導,創辦人陳照延任行政總監,以「本土精英,文化傳承;植根嶺南,融會中西」為特色,除研究及學習傳統廣東音樂,亦致力探索及開拓現代中樂室內樂的疆界,展現中國音樂「小而美、簡而精」的獨特魅力。

 

如果說廣東音樂是香港極地道的傳統音樂,那麼「竹韻小集」就是香港集演奏、推廣與教育於一身、極具代表性的中小型樂團。樂團樂器種類齊全,編制上繼承了傳統絲竹樂演奏形式,能因應不同場合及表現手法靈活組合,勝任傳統與現代的中樂音樂作品,更配備了各種本土粵樂傳統和特色樂器,能完整演繹富有香港特色的粵樂文化。

竹韻小集選曲亦具跨地域與跨文化的特質,除擅以演繹特色傳統音樂曲目外,也特別重視本地作曲家發展,除舉辦新曲發表會,每場音樂會也必定選奏一定比例的本地作品,培育本地人才不遺餘力。

 

廣納百川,建立屬於香港的當代特色中樂

傳統嶺南的廣東音樂多是中小型演奏,比如地道的「五架頭(高胡、椰胡、揚琴、秦琴、簫笛)」,演出場域和編制富有彈性,也因此相當適合在地狹人稠的香港推廣。藝團創辦人陳照延習笛出身,故取名「竹韻」;「小集」則因受「台灣絲竹室內樂團」啟發,旨在推廣香港較為缺乏的中小型中樂室內樂。

陳照延原在香港教育學院主修數學和地理,愛好音樂但並非專業科班,畢業後任教小學時碰巧學校缺音樂老師,便請他代理授課,「我再回到教育學院修取了音樂教育的證書,也逐漸認真以音樂為職。離開學校,我擔任音樂教學或樂團指揮,並成立『竹韻小集』,期許能建立讓優秀本地樂手一展身手的平台」。陳照延認為各地皆有其獨特的語言、民性與藝術形式,作為代表性樂團,除了兼顧將廣東音樂推廣至世界各地交流的使命外,也該重視舊曲的傳承與保留,「我們不定期邀老一輩演奏家來讓年輕團員見習,也委託作曲家創作具當代個性的廣東音樂,讓『傳統』成為下一世代的經典」。 

 

深化推廣,音樂是無需言說的語言

教育推廣亦是樂團營運重點,藝團指導何文川長期任職香港演藝學院、指揮資歷超過四十年,堪稱香港中樂界教父級人物,「我認為培養觀眾是傳統音樂相當重要的部分,尤其現在年輕人選擇多,要讓學生畢業後留在音樂圈始終是一大挑戰」。許多團員從求學時期便接受何文川指導,他也相當支持團員演奏之餘兼任教職,藉教學觸及更多潛在觀眾,「現在從事廣東音樂這行的,幾乎都曾在校被我教過,看大家成長是我最快樂的事。音樂不分年齡,我七十幾歲也能跟十幾歲的學生共同演奏,這就是音樂的魅力,也是為何我堅持繼續跟年輕人共事,相互學習」。

然而疫情影響,許多既定的演出及推廣工作需暫停,場館關閉,不少非職業團體年初停工至今,「竹韻小集」能在挑戰中開闢生路,持續進行推廣交流演出,靠的正是他們的「規模」,「樂團人數少、室內防疫容易,也較能在團練時保持安全距離」。笑稱自己年紀已是「高風險族群」,何文川認為疫情其實是內部改革的契機,讓團員得以沉澱反思,就不足之處多加練習,「我們也在嘗試線上演出的可能。只要場館能開放,我們就盡量去做推廣、做教育,儲備前往下一階段的動能」。

 

港台兩地的合創與交流

樂團曾與「臺灣TCO國樂團」、「中華國樂團」等合作,演繹廣東音樂特色作品也頗受觀眾好評。自二O一四年連續三年與樂團合作的「中華國樂團」指揮黃光佑說,「竹韻小集」因其規模和屬性,在香港藝文界相對的是小眾類型,除了獲取經費資助外,樂團還須自力營生,能有如今的規模和成就,非常不易。「香港步調快,排練時間少所以更講求效率,不花太多時間跟客座指揮慢慢磨合,而是瞭解目標、清楚溝通、快速解決」,黃光佑起初擔憂這和他強調細節、慢工出細活的風格有所衝突,「我需要時間把理想的、我所偏好的聲音詮釋傳達給音樂家知道,很訝異的是他們非常配合,步調放慢,重視效率也重視效果。樂團可以花兩天排出一個傑出的音樂會,也能排練兩個月把細節做到最仔細,態度和技術非常專業」。

至於未來的發展,何文川認為,從事音樂工作,交流和演出是一體兩面;外面條件再艱鉅,只要能持續演出、持續交流,藝團就有往前走的動力,「不只台灣,我們和各地樂團都固定交流,四川、貴州等等,藉由互相了解獲得啟發,是最珍貴的部分」,「交流才自知不足,才有所借鏡。做音樂最重要就一件事,永遠保持學習,視野始終開闊」。